序号 | 姓名 | 简介 |
1 | 于振海 | 核弹专家,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做出贡献 |
2 | 孙家栋 | 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担任北斗导航系统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总设计师,实现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组网和应用。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担任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的总设计师,树立了我国航天史上新的里程碑 |
3 | 卢鹤绂 | 中国核能之父,发现了热离子发射的同位素效应;发明了在质谱仪中测定轻同位素丰度比的时间积分法 |
4 | 刘东生 | 中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被誉为“黄土之父”,平息170多年来的黄土成因之争;建立了250万年来最完整的陆相古气候记录;创立了黄土学 |
5 | 王淀佐 | 中国矿物工程专家,现代浮选药剂分子设计理论创始人,对中国矿物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
6 | 赵忠贤 | 物理学家,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奠基人之一,发现液氮温区高温超导体;发现系列5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并创造55K纪录 |
7 | 马在田 | 地球物理学家,自主研发出的地震处理系统处理出了第一条国产“争气地震剖面”;创造性地提出了高阶方程分裂偏移方法 |
8 | 王永志 | 航天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参加和主持了6个导弹型号、2个运载火箭型号和“神舟”系列飞船的设计研制工作 |
9 | 丁德文 | 海洋生态环境专家、寒区资源科技专家,创立了冻土热学学科;创造性地解决了高原冻土路基稳定性、超深人工冻结凿井的热土工艺、冻土区地下管线保温-防腐优化结构及高原冻土区第一条长距离热水回流式供水技术 |
10 | 马建章 | 野生动物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学科带头人,提出创立的濒危物种的管理、生境选择与改良、环境容纳量等理论奠定了中国野生动物管理及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理论基础 |
研究声明:辽宁十大科学家排行榜,小编主要通过检索相关网络平台查找出江苏省的科学家,综合考量他们取得的科研成就、荣誉头衔等、知名度、影响力等情况,并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娱乐,欢迎在末尾交流探讨。
辽宁科学家介绍孙家栋孙家栋,1929年4月生于辽宁瓦房店市,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1996年,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99年,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10年1月11日,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详细>>】卢鹤绂卢鹤绂,1914年6月7日出生于辽宁沈阳,毕业于燕京大学,随后获得了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核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主要从事理论物理和核物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在数十年的教育、科研生涯中,他为中国的物理事业和培养中国第一代原子科学技术骨干作出了重要贡献,荣获了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授予的“20世纪成就奖”、美国传记研究院授予的“国际承认奖”等奖项。【详细>>】刘东生刘东生(1917年11月22日-2008年3月6日),辽宁沈阳人,籍贯天津,中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被誉为“黄土之父”。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欧亚科学院院士,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详细>>】赵忠贤赵忠贤(1941-),辽宁新民人,物理学家,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奠基人之一。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197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陈嘉庚科学奖获得者,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17年1月9日获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详细>>】王永志王永志(1932.11.17-),辽宁省昌图县人,航天技术专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后因院系调整并入北航),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导弹设计专业,1992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2004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0年5月4日国际永久编号第46669号小行星命名为“王永志星”。【详细>>】丁德文丁德文,1941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现任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主任,海洋环境监测污染控制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是我国冻土热土学学科创始人和冻土工程热工的奠基者之一。他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内蒙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社会科学研究二等奖1项、国家海洋局科技进步三等奖5项。【详细>>】